中工網訊(工人日報-中工網記者于忠寧)近日,教育部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召開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。會上透露2021屆全國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預計909萬人,同比增加35萬,面臨的就業形勢嚴峻復雜。教育部同日印發通知,要求多舉措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。
會議強調,各地教育部門及高校要實施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行動。要多種方式開源拓崗,力促多元供給,拓展就業新空間。各地人社部門要構建擴渠道、促創業、強服務、提能力、保權益協同聯動機制。
教育部通知要求積極拓展兩類就業崗位。一類是政策性崗位方面。要求積極拓寬基層就業渠道,做好“特崗計劃”“大學生村官”“三支一扶”“西部計劃”等基層項目組織招錄工作,落實好學費補償代償、升學優惠等政策;鼓勵采用市場化社會化辦法,給予更多政策支持,引導畢業生圍繞城鄉基層社區各類服務需求就業創業。
同時擴大科研助理招錄規模,增強科研助理崗位吸引力,落實社會保險、戶口檔案等相關政策,合理確定薪酬標準;各高校要對院系及科研團隊招錄科研助理給予經費、政策等支持。此外還要深入推進大學生征兵工作。
另一類是市場化崗位。要求建立就業崗位拓展新機制,拓展新興領域就業空間,各地各高校要挖掘平臺經濟、共享經濟中的就業機會,引導畢業生戰略性新興產業就業創業,鼓勵畢業生到先進制造業、現代農業、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多元化多渠道就業。加大“雙創”支持力度,發揮創業孵化基地作用,推動各類創新創業大賽獲獎項目成長發展、落地見效。
教育部要求,各地要推動黨政機關、事業單位、國有企業帶頭扭轉“唯名?!薄拔▽W歷”的用人導向,在招聘公告和實際操作中不得將畢業院校、國(境)外學習經歷、學習方式(全日制和非全日制)作為限制性條件。各地各高校要建立用人單位招聘黑名單制度,將經認定存在就業歧視、欺詐等問題的用人單位納入黑名單,定期向畢業生發布警示提醒信息。
教育部強調嚴格執行就業工作“四不準”規定:不準以任何方式強迫畢業生簽訂就業協議和勞動合同,不準將畢業證書、學位證書發放與畢業生簽約掛鉤,不準以戶檔托管為由勸說畢業生簽訂虛假就業協議,不準將畢業生頂崗實習、見習證明材料作為就業證明材料,確保就業統計數據真實準確。建立就業數據倒查機制,和部、省兩級就業統計舉報機制,統一公布舉報電話和郵箱。
Copyright C 2009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職享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蘇ICP備19057497號
地址:上海、南京、南通 EMAIL: